
蟲情監測站系統功能與應用說明—一款綜合性蟲情監測系統。【FT-CQ2】蟲情監測站是集多種先進監測技術于一體的綜合性蟲情監測系統,核心作用為實現目標區域蟲害動態監測與數據支撐,助力防蟲決策科學化。

系統通過科學布置誘蟲裝置,依據害蟲趨光性、趨化性等生物學特性,定向誘集目標區域內的各類害蟲。誘蟲裝置的布置密度與位置,結合監測區域作物類型、地形特征及害蟲活動規律確定,確保對不同種類、不同活動范圍的害蟲均能實現有效誘集,避免監測盲區。
系統配備高精度圖像采集設備與智能分析軟件,在害蟲被誘集后,圖像采集設備自動對蟲體進行高清拍攝,獲取蟲體形態、數量等原始圖像數據。智能分析軟件通過預設算法,對圖像數據進行處理,精準識別害蟲種類,統計害蟲數量,并判斷害蟲發育階段(如卵、幼蟲、成蟲等)。識別過程依托海量蟲情圖像數據庫訓練的模型,可區分近緣種害蟲,減少誤判,確保關鍵信息的準確性。
系統集成完善的環境監測模塊,可實時采集監測區域內的溫度、濕度、光照等環境參數。環境參數采集頻率與蟲情數據采集頻率同步,形成 “蟲情 - 環境" 對應數據集,為后續分析蟲情發生與環境因素的關聯提供基礎數據,例如明確特定害蟲爆發與溫度閾值、濕度區間的對應關系。
系統通過先進的無線通信技術,將蟲情數據(害蟲種類、數量、發育階段)與環境參數實時傳輸至監控中心。傳輸過程采用加密協議,保障數據完整性與安全性,避免數據丟失或篡改。監控中心接收數據后,可生成蟲情動態報表、趨勢曲線及環境參數關聯分析報告,為農業、林業、生態等領域的蟲情防控提供科學依據,例如指導防控部門確定施藥時間、范圍及藥劑類型,或為生態保護區域制定蟲害生態調控方案。
該系統的應用,實現了蟲情監測從人工巡查向自動化、數據化的轉變,提升監測效率與數據精度,減少人為誤差,為防蟲決策提供可量化、可追溯的數據支撐,推動防蟲工作從經驗驅動轉向數據驅動。